灵动系列空轨充电机器人
效能倍增 夜间补能不挪车
公交车辆运营长期面临充电效率低与人工成本高的双重压力。为充分利用低谷电价优势,公交车辆需在夜间集中补能,司机需反复移动车辆进行充电,不仅产生高昂的人工调度成本,更导致充电桩利用率不足,降低了场站运营效率。
作为国内最早专业从事新能源充电设备研发、制造、承建与运营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,金冠股份(股票代码:300510)旗下子公司南京能瑞基于十余年技术沉淀,为公交行业推出灵动系列80kW空轨充电机器人解决方案。该方案以"零挪车调度、低成本运营"为核心优势,融合人工智能及物联网技术,实现夜间低谷时段轨道式充电机器人自主寻车充电,不仅显著提升充电资源利用率,更推动公交充电从传统人工模式向智能无人化运营转型,助力公交夜间补能降本增效。
锐视AI视觉监视系统
场站安全守护者
随着新版《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标准》发布,室外无人值守充电站的防火防爆、设备绝缘监测等安全要求全面升级,尤其在高压设备密集、车辆高频进出的公交场站,安全防控直接关系人员与资产安全。
锐视AI视觉监控系统针对能源场站安全痛点,通过“设备-环境-人员”三位一体的智能监测架构,构建起覆盖充电桩状态、烟火预警、燃油车占位及操作合规性的全场景防控体系。通过AI算法实时识别设备异常、火灾风险与违规操作,有效解决人工巡检效率低、安全隐患频发、应急响应滞后等问题,实现从“被动响应”到“主动防御”的跨越,为充电场站构筑“全时感知-智能决策-快速闭环”的安全护城河。
藏电复用 电池换新能
梯次利用+V2G车网互动
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下,退役电池梯次利用成为资源循环关键突破点。公交退役电池通过筛选分选、重组集成等关键技术处理,可适配公交场公交的光储冲场景,延长电池价值链条,降低储能成本,减少资源浪费与污染。依托金冠股份旗下子公司常州冠华新能源强大的生产集成能力,南京能瑞为公交行业量身打造退役电池储能整体解决方案。该方案深度融合光储充一体化及虚拟电厂技术,充分发挥冠华新能源在电池系统集成方面的专业优势,以退役电池为核心构建"源-网-荷-储"协同体系,打造安全高效的动力电池梯次储能系统,助力公交充电网络能源结构优化,加速推进"双碳"目标实现。
此外,南京能瑞自主研发的V2G技术构建双向互动体系,将轮休期公交车升级为“移动储能单元”,实现光储低谷电智能调配,既盘活闲置资源,又增强电网削峰填谷能力,综合节能效益显著。2022年,南京能瑞V2X系统在苏州同里能源小镇、天津智慧能源新城落地示范,获央视新闻重点报道,成为我国新能源领域创新标杆。
光储充数字化平台
充电场站全链降本增效
当前新能源汽车充电基建面临电力增容难、柔性调节能力不足及度电成本高企等瓶颈。南京能瑞基于市场洞察,推出光储充一体化方案,深度融合光伏、储能与充换电技术,依托AI与5G边缘计算构建“源-网-荷-储”协同微电网,覆盖城市充电站、高速服务区及工业园等场景,以数字化重构能源管控逻辑,助力行业破局。
南京能瑞光储充数字化平台聚焦“柔性调控、成本优化、智慧运营”三大能力,围绕“光伏自用+储能调峰+平台运营”打造闭环赋能体系,提供可复制的绿色升级路径,通过降本增效与低碳价值双提升,强化全链优势,助力客户实现可持续增长,推动绿色能源转型。
金融赋能
助力公交行业转型升级
南京能瑞以“数据要素×新能源”双轮驱动为核心,通过产融协同平台整合城市基建运营商与新能源、新基建头部企业资源,联动设备商、投资方及服务商构建生态闭环,形成“技术研发-场景落地-资本增值”的全链循环。
南京能瑞打造的创新模式为公交行业构建了“降本增效-服务升级-价值增长”体系,推动“技术金融贯通+数据共享+智慧交通方案输出”的生态升级,依托智能调度与碳效模型实现运营成本与收益双优化,并以可复制的产融协同加速城市交通低碳转型。
南京能瑞携手南京公交、洛阳公交等全国重点城市公交集团,以工业互联网理念构建智能充电平台,统筹充电网管理与布局,打造司机、车辆、充电桩一体化服务体系。通过基础服务保障与数字化赋能,平台实现充电设施管理、车充智能调度及绿电置换交易等核心功能,覆盖数据安全保障、能源综合管理及业务协同互联场景, 推动车充资源优化调度,为合作伙伴提供全链条数字化业务转型支持,共筑绿色高效交通新生态。